榜樣力量·奮斗底色|“優秀共產黨員”王林聰:堅守項目一線 以實干擦亮黨員本色 |
|||||
|
|||||
他以初心為舵,在水利建設一線劈波斬浪,推動項目高效履約;以使命為帆,在安全管理前沿勇立潮頭,筑牢工程生命防線。 自2015年7月投身工程建設以來,他的足跡跨越祖國山河——從西北岔水利樞紐的巍峨大壩,到拉哇水電站的深山峽谷;從廣東陸豐的交通動脈,到江西鄱陽湖蓄滯洪區的安瀾工程,再到廣西環北部灣的供水命脈,都鐫刻著他擔當作為的印記。 憑借過硬的政治素質、專業水準和務實的工作作風,他連續六年榮獲水電一局“最美安全人”“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這份成績,不僅是對其專業能力的肯定,更見證了一名共產黨員在新時代的忠誠與擔當。 他,就是水電一局“2024年度優秀共產黨員”獲得者、現任六公司廣西環北項目部安全總監的王林聰。 做敢擔當的安全“掌舵人” “安全員的腳步就是最好的預警系統。”清晨的環北項目現場,王林聰的對講機已傳來指令:“今日七級大風,暫停所有吊裝作業;動火施工須全程旁站監督,工人不離場,管理人員必須值守......”這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常態——從晨會部署到深夜巡查,始終以黨員的責任擔當踐行“抓安全、保質量、促進度、控成本、樹形象”的工作目標。 在日常管理中,他帶領團隊構建起 “全周期、立體化” 安全防控體系:每天開展進場安全教育筑牢“第一道防線”,現場循環播放安全警示音頻強化 “沉浸式提醒”,每周組織專項培訓精準破解 “薄弱環節”。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安全教育1370余人次,實現進場作業人員全覆蓋;堅持每周聯合業主、監理開展 “三方聯查”,緊盯臨時設施、高風險作業等關鍵部位,累計排查整改隱患420余條,以“零容忍”態度為工程推進保駕護航。 做樹形象的品牌 “守護者” “項目現場是企業形象的窗口,安全標準化是最好的名片”。這是王林聰常掛在嘴邊的工作信條。2024年擔任廣西環北項目部安全總監后,他以“零事故、零隱患”為目標,推動安全管理從“達標”邁向“創標”跨越。 一方面,著力打造“可視化”示范標桿。嚴格對標業主標準化圖冊、聯合體VI手冊和公司規范,在隧洞進口建設標準化安全管理示范點,實現安全防護設施與企業形象展示的有機統一,形成“總體布局模塊化、責任區域網格化”管理樣板,成為建設區域內水利工程安全標準化建設樣板,多次獲業主、聯合體單位通報表揚。 另一方面,創新構建“制度化”管理閉環。修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安全生產大檢查實施方案》等12項核心文件,建立“排查—整改—復查—歸檔”全流程機制,推動安全管理從“經驗驅動”轉向“制度驅動”,讓規范成為習慣,讓標準深入人心。 做筑堡壘的一線“踐行者” 作為項目二工區、三工區網格長,王林聰將“支部建在項目上、黨員沖在最前沿”的工作理念貫穿施工全程。面對總長8135米(其中Ⅳ、Ⅴ級圍巖占比57%)的木頭麓、木塘隧洞施工任務,他帶領黨員突擊隊創新采用“探地雷達+地震波法”超前地質預報系統,配合“鋼拱架+錨噴+管棚注漿”組合支護技術,將月均掘進效率提升40%,創下單月單洞口155.6米的掘進紀錄。 為啃下“安全與效率”這塊硬骨頭,他推出三項創新舉措:采用數碼雷管替代傳統爆破材料、引進濕噴機械取代人工作業,實現安全與效率雙提升;構建“人員定位+智能通風+有害氣體監測”三位一體監控體系,實現隧道施工全程可視化管控;推行“專班推進+網格包干”機制,調配270名施工人員、30余臺設備多工作面同步作業,結合智慧工地系統與人工巡檢,確保不良地質段施工“零事故”。 辛勤耕耘結出碩果!2025年4月,三條隧洞累計掘進突破1000米;5月30日,木頭麓有壓隧洞提前72天貫通——這一關鍵節點獲央視《新聞聯播》《廣西日報》等10余家媒體報道。該隧洞貫通不僅緩解了木塘隧洞防洪壓力,節省施工便道成本的同時,更推動整體工程提速3個月,為后續施工按下了“快進鍵”。 從巍峨大壩到深山隧洞,從安全管理到技術創新,王林聰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鋒本色。站在新的起點,這位“最美安全人”將繼續以實干為筆、以責任為墨,在祖國水利建設的壯闊畫卷上書寫新的篇章,讓共產黨員的赤誠本色在項目一線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