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有話說|從雛鳥到守護江河的新人 |
||||
|
||||
當第一次踏進水電一局那座樸實厚重的大樓,肅穆之氣便如靜水般悄然漫溢開來。空氣中彌漫著紙張、墨水和塵土的混合氣息,走廊間人們步履匆匆,工裝筆挺,神情專注。面對這迥異于校園的全新世界,起初我如墜云霧,仿若一只初次離巢、驟然闖入廣袤天地的雛鳥,對即將展開的旅程充滿好奇與一絲不安。然而,當我第一次穿上那身嶄新的工裝,凝視鏡中那個仿佛瞬間褪去稚氣的青年時,心頭竟也悄然涌起一股莊重的暖流——那衣料仿佛有了重量,無聲地宣告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已然上肩。 工作初啟,撲面而來的陌生與挑戰便如同未曾質檢的湍流。辦公室內,前輩們口中的專業術語如“噴射錨固”、“交通涵洞”等,對我而言曾是書本上遙遠的名詞;攤開復雜的電力規范,上面密集的標準和數字,縱橫交錯如迷宮般令人目眩神迷。它們不再是習題冊末尾的參考答案,而是即將在廣袤大地上生根發芽、承擔著萬千百姓安危福祉的宏大構想。第一次隨著部門主任親臨施工現場,景象更令人震徹心扉:巨大的挖掘機鐵臂揮舞,推土機轟鳴不息,工人們揮汗如雨,在烈日下構筑著龐大而精密的工程骨架。置身于這片充滿力量與節奏的宏大交響中,我深感己身渺小如滄海一粟。這渺小感并未令人沮喪,反而升騰起一種前所未有的敬畏:紙上談兵終究輕飄虛浮,每一寸工程的安穩,每一方洞口的暢通,都凝結著無數日夜的汗水與心血,容不得半點輕忽與虛浮。 最深的觸動,源自水利人靈魂深處那份沉靜如淵卻又堅韌如鋼的精神質地。起初,我僅將此行視為純粹的技術挑戰。然而,當我看到老師傅們蹲在村路旁,為工人解釋水工涵洞安全質量時那份專注;當我聽到各個部門經理深夜為了后期質量與安全召開的內部討論會后,那一刻經理在會議上那急促而堅定的聲音,讓我看到了水利工程的嚴謹,當我在食堂偶然瞥見一位老工程師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數十年來的點點滴滴……這些無聲的細節,如細雨潤物,悄然改變著我的認知。他們樸素的言語間,常自然流露出對水利工作的熱情與深刻掛念,對一方水土的拳拳責任。我豁然徹悟:我們日夜守護的,豈止是冷硬的鋼筋水泥?那分明是百姓家園的燈火溫暖,是萬頃良田的生生綠意,是大地之上安瀾無虞的深沉托付。墻上“責任、創新、誠信、共贏”八個大字,從此不再是抽象的訓詞,它化作了心頭的烙印,責任是興業之基,創新是發展之路,誠信是立企之本,共贏是經營之道。這些是必須以最澄澈的心力去擔當的千鈞重擔——這份重托,關乎千家萬戶的歲月靜好,系于江河大地的長久安康。 水利事業,關乎江河安瀾,土地豐茂。我輩新人,當以敬畏之心觸摸大地脈搏,以精進之志承續前輩薪火。今日泥點工裝雖新,我愿以此身為楔,深深嵌入這浩浩蕩蕩的治水發電宏業之中,在奔涌的時代浪濤里,譜寫屬于我們這一代水電人的清澈樂章。 |
||||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